2019-2020市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创建

病毒性肝炎的预防与宣传

资讯来源:总务处    发布时间:2019-09-26

血源性肝炎:

1、    病因: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丁型肝炎病毒

2、    传染源:急性、慢性病人及病毒携带者

3、    传播途径:体液、血液、母婴传播

4、    易感者:所有人群(除按疗程接受疫苗接种者)

5、    临床表现:起病较甲性肝炎慢,常无发热、在黄疸前期可表现出皮疹、关节痛等症状,其余症状同甲性肝炎,但部分病例可转为慢性肝炎。

6、    预防:HBs-Ag阳性者应禁止献血和从事幼托工作;必须防止通过血液和体液的传播:对易感人群进行主动免疫、对密切接触者进行被动免疫。

 

食源性肝炎:

1、    病因:甲性肝炎病毒、戊性肝炎病毒

2、    传染源:患者和亚临床感染者

3、    传播途径:粪-口途径

4、    易感者:所有人群(除按疗程接受疫苗接种者)

5、    临床表现:起病急,可有畏寒、发热、全身不振、厌油、恶心、呕吐、腹痛、肝区痛、腹泻、尿色逐渐加深。恢复期黄疸逐步消退,症状减轻至消失。戊性肝炎临床表现与甲性肝炎相似,但淤胆症状较重,容易发展为重型肝炎。

6、 预防:患者隔离期为发病起3周,密切接触者需观察4560天;加强卫生措施,如水源保护、饮水卫生、食具消毒、加强个人卫生、

 

粪便管理;对易感人群进行主动免疫、对密切接触者进行被动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