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传播 综述
我校加强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全面领导,管好导向、管好阵地、管好队伍,建立健全审批管理制度,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压紧压实各级责任制。同时,发挥宣传渠道的教育功能,借助新媒体环境提升大学文化建设。
一、 加强阵地建设,让校园媒体为大学文化服务
我校建有校园网、广播电视台、校报校刊、电子屏、两微一端、公告栏等校内宣传阵地和渠道,党政办宣传科统筹做好日常对内对外新闻宣传工作,在各部门和学院建立兼职宣传通讯员队伍,并建立东海宣传工作室等学生团队,工作和响应体系得到保证。校党委高度重视对内对外新闻宣传工作,将其作为学校品质的重要载体。2020年,校园网采编刊发408余篇新闻稿件;官微采编制作60余篇微信推送,全年阅读量15万余次;另有《东海人》校报、电子屏等均正常运行,强化“内容为王”,及时、客观、全面地发布信息,充分发挥宣传渠道教育功能。同时,建立审批管理制度,校内媒体的审批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防范到位,所有媒体均由党政办宣传科统一管理审批、内容审核,网站使用统一站群系统、掌握主动权,建立微信矩阵、监管内容,通讯员兼任网络管理员,加强业务培训;网络中心及时上报信息平台及网络安全状况,落实业务系统等级保护备案工作,2020年进一步优化安全防护策略,细化业务访问端口的开放并融入应用特征库,更精确匹配,更好的加固学校业务系统访问控制,实现重要应用服务对外的发布与访问控制。选派骨干人员参加教育系统网络舆情应急管理工作培训,校内定期开展新闻舆论工作队伍业务能力培训。
二、完善规章制度,落实学校对外信息舆情管理
我校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学校对外发布信息、处理突发事件新闻应对的程序规范,能与上级主管部门和新闻媒体保持信息畅通,能有效利用学校媒体发声,落实舆论监督的反馈工作。我校成立网络信息安全领导小组,贯彻落实上级有关部门关于网络信息安全工作的决策部署;领导下设办公室,负责协调各部门开展网络信息安全工作,及时做好校园网络信息安全应急事件的处置。党政办宣传科与网络中心齐抓共管,有效处理网络舆情。制定校园网络管理办法,全网实行实名制、统一身份认证,建立24小时网络舆情常态监测和预警机制、网络舆情联合应对处置机制。
我校“易班”建设工作受到学校党政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大力推广和发展“易班”。易班发展中心结合学校积极创建上海市级特色高职院校、创建上海市示范性民办高校、创建上海市文明单位(和谐校园)和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工作目标积极努力,在东海校园内提升“易班”知名度,提高线上“易班”使用率,促进“易文化”在全校师生中的广泛传播。
2019-2020年,我校“易班”线上线下活动全面开展,全体新生注册易班和使用方法培训,新生注册率为99﹪,日均访问量超过350次左右的师生网上互动平台。在建设过程中形成了易悦读、易活动、易年历、易讯息、易优课等五大板块深入学生群体,使校易班发展中心在校园中的人气不断提升开展。
校易班发展中心要努力做到与各学院有序衔接、有机结合、有效运行,为我校学生提供思想教育、教育教学、文化娱乐、信息咨询等一站式服务,要实现易班“一站式”,筑牢网络育人阵地;着力增强校易班发展中心网络的思想性、教育性、服务性、互动性,打造一批示范性学院网络互动社区、主题教育优课和思想理论教育优课,在“易班”开设网络育人阵地专栏,把握时、度、效,主动设置议题,疏导学生思想情绪,占领舆论制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