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 综述
一、严格落实基层党建责任制,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第一,着力推动校党委履行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学校党委深刻认识到,抓好基层党建,关键在责任落实。在主题教育调查研究和检视问题环节,梳理出个别基层党支部存在软弱涣散的现象。学校党委对基层党组织进行专项整治工作,大力解决政治功能不强,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等情况。2019年,学校积极申报上海民办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专项计划,由校党委牵头申请的《新时代基层党建质量提升项目》获得立项,有力促进学校基层党建质量的提升。学校党委切实履行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大力提高基层党建工作质量,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向纵深发展。第二、认真谋划、精心组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第二批主题教育启动以来,学校牢牢把握总要求和总目标,按照“不划阶段、不分环节”的要求,严格将“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贯穿始终,切实做到抓思想认识到位、抓检视问题到位、抓整改落实到位、抓组织领导到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落实“两个维护”。第三,推进党员学习教育常态化、形式多样化。校党委组织3场专题报告会,组织师生观看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阅兵式上的讲话,观看警示教育片、“伟大工程”示范党课和《榜样4》等内容。要求各基层党支部组织全体师生党员观看《我和我的祖国》、《攀登者》等爱国主题电影,并以支部为单位交流观后感;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先进典型教育和警示教育,组织党员赴陈云纪念馆、龙华烈士陵园、一大会址等地参观学习。学校党委按照上级党委要求,精心组织,周密安排,认真严肃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和做好民主评议党员工作。第四,做好发展党员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发展党员工作,把发展党员工作作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措施,要求基层党组织依据党员发展计划,注重培养、考察的全过程,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重视规范发展党员的每一个环节。针对2018年发展党员违规违纪检查中存在的问题,抓住关键环节,健全工作制度,对发展党员工作实行全程质量管理,预防发展党员工作的不当行为,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组织在学校中的影响力。严格按照上级党委下拨的发展党员计划,今年共发展党员85人,其中发展教师党员9人,学生党员76人,保质保量地完成每年的党员发展计划。
第二,为全力支持疫情防控工作,众志成城携手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2020年2月26日,学校党委积极响应党中央、上海市委对广大党员的号召,第一时间向全体师生党员发布了《关于“戮力同心,共战疫情”党员捐款的倡议书》,组织全校师生党员开展自愿捐款支持疫情防控工作,号召大家以仁爱之心和守望相助的温暖情怀,奉献一份爱心,用实际行动践行“东海人”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担当。在学校党委的号召下,校董事、党政领导干部率先示范带头捐款,广大师生党员积极响应,踊跃参与。在党员领导干部表率作用的带动和影响下,部分非党员师生、入党积极分子和群众也尽己所能,主动捐款,奉献爱心,积极营造万众一心阻击疫情的浓厚氛围。本次捐款活动本着自愿原则,全校共有326名师生参与捐款,捐款金额共计28162元。此次捐款将由学校党委统一汇缴至市教卫工作党委专用账户,主要用于慰问战斗在疫情防控斗争第一线的医务人员、基层干部群众、公安民警和社区工作者等,资助因患新冠肺炎而遇到生活困难的群众和因患新冠肺炎去世的群众家属,慰问在疫情防控斗争中牺牲的干部群众家属等。疫情无情,人间有爱。本次捐款,不仅凝聚着全体东海共产党人心系疫区、人民的深情厚意,而且承载着全体东海人众志成城、防疫战疫的决心勇气,更见证着骨肉同胞血脉相连、同舟共济的磅礴力量。全校师生为战胜疫情纷纷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有效地提升了党员的社会责任感,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第三,表彰先进凝聚力量,鼓舞干劲再建新功。学校党委对在2019年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中被评为先进的组织和个人,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优秀教职工志愿者进行表彰。其中机关四支部、经管学院党支部、艺术学院党支部被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王莉娜、尤逸萍、白芸等14位同志被授予“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张霄汉、卢桃、任文娟等10名疫情防控优秀教职工志愿者被予以通报表彰。
二、落实党务公开制度,党组织按期换届
各基层党支部在校党委的领导下,落实党务公开,保障党员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和监督权。各基层党支部加强党组织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及时召开专题会议,布置各支部开展党建工作,及时上传下达,建立了支部党员的QQ群、微信群,把党委、总支的工作布置及时让党员知晓。在支部委员出现人员缺额时,及时打报告经党委同意后,及时组织进行无记名投票增补,使党建顺利开展,党员在学校各项工作中发挥了应有作用。党总支、党支部严格按照党章规定进行换届选举,调整结构,优化组织设置,换届率达到100%。
在过去一年中,院部总支所辖党支部人员出现了大量变动。针对这一现状,总支在校党委领导下,结合实际情况,组织完成了相关支部的支委会补选和改选工作。尤其是在党支部书记选举的过程中,总支一定安排专人前往支部进行组织,规范选举流程。同时,及时传达上级指示并将基层支部的情况上报校党委,起到了“桥梁”的作用。
三、努力构建多渠道多层次教育体系
校党委高度重视党员发展工作,注重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积极吸收优秀青年教师入党,对大学生党员发展有严格具体的标准和规范的程序,保证党员发展质量。同时,大力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贯彻以“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思路,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和党员教育管理,发挥党总支部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以及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培训安排统筹化,增强计划性。每学期定期召开发展党员工作会议,将入党积极分子集中培训作为发展党员工作的重要工作内容和环节,各党支部拟定培训初步计划,学校党校统筹确定培训时间和班次,每年定期举办中、高级党校各两期,确保入党积极分子集中培训工作有章可循、有序推进。全面实施党员发展质量工程。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全面实施党员发展质量工程建设。全年召开3次全校党员发展与党员管理专题工作部署会议,学习传达上级有关精神并认真解读《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
每月召开一次党务工作例会,强调必须严格按照和推行团组织推优、召开党内外群众座谈会听取意见、党总支预审、在支部审批大会前公示、党员大会表决、入党前谈话、党总支审批、校党委审批等一系列工作程序发展党员。特别注重把好“三关”:一是把好团组织推优关,使团组织“推优”的对象成为大学生党员的主要来源。二是把好发展对象考察关。通过岗位实践、“压担子”等方法,经过全方位考察,真正把入党动机端正、符合党员标准的优秀大学生发展到党的队伍中来。三是把好预备党员转正关。认真过组织生活,定期向党组织汇报思想,切实加强党性锻炼。充分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发挥党员的主观能动性,评选年度优秀党员典型,通过报刊、网络等媒体加以宣传报道,引导广大师生学有榜样。
大力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加强党的建设就必须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校党委高度重视党总支部和党支部建设,贯彻以“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思路,使基层党组织能够围绕学校和本部门中心工作开展党建工作,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和党员教育管理,发挥党总支部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以及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通过表彰年度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树立典型,激励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以良好的精神面貌积极投身到工作中去。大力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在完成学校各项工作任务中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以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