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市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创建

健康校园 综述

资讯来源:党政办    发布时间:2020-11-09

我校严格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以及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和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印发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实施办法》的具体精神和要求,规范开展学校体育的各项工作。

一、课程建设与改革

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体育课程教学标准,并按照各项目的教学标准编写教学日历,设定了考试项目内容和评定办法及评分标准,规范开展体育教学活动。针对高职办学特点,从我校目前体育场馆设施、器材条件出发,为培养学生一专多能和能掌握一至两项运动技能,我们选择了能激发学生体育锻炼兴趣和爱好的运动项目作为专项教学,其中男生以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为主,女生以啦啦操、瑜伽、羽毛球和乒乓球为主。同时,为了解决我校因病、残、弱、功能障碍、身体康复期和身体素质弱等特殊原因不宜参加正常体育课的学生,也是为了避免体育课中出现的意外伤害或死亡事故的发生,每学期都开设了体育保健课。为保证学生坚持每天锻炼一小时,体育课成绩评定采取课内外结合,要求学生每学期完成课外体育锻炼活动一定的次数,期末体育成绩才能合格。


依据东海学院体育课程设置需求,在2018年,基础部体育教研室与其他高职院校联合创编了符合高职院校教学特点的体育新教材——《高职体育健康教程》,在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出版,该教材已连续使用了3年,反响较好。

近年来,我们体育教研室结合学校开展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工作的总体部署,在日常教研活动中,发动全体教师按照提升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的实施方案,对课程标准重新修订,大家利用暑假的时间,按照要求完成了课程标准的撰写或修改,现在体育教研室有篮球、羽毛球、乒乓球、武术、啦啦操、健美操、瑜伽、保健课等8门课的课程标准,在这个学期,大家都按照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来授课,师生反馈情况良好。课余时间,鼓励专职教师积极开展课程改革和科研工作,近两年,体育教师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一篇。


二、阳光体育活动开展

为了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学院团委学生会设立有体育部,体育部下面还有各个体育社团,如乒乓球社、羽毛球社、篮球社、足球社、舞蹈社、健身健美操社、跆拳道社团等等。各个社团聘请体育教研室的教师担任指导老师,学校的很多课外活动都由学生会体育部或各个社团来组织。如:团委学生会体育部每年下半年举行新生篮球赛;乒乓球社组织学生乒乓球赛;学生会体育部组织冬季长跑比赛等等,各种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这些体育社团的建立,对我校开展体育活动起到关键作用。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干部自己策划组织各项体育比赛,以班级或院系为单位组织比赛,每年34月份都开展缤纷体育季,在整个校园形成了浓厚的体育氛围。学校每2年举行一次全校田径运动会,运动会包括田径项目、群体趣味项目和消防方面的比赛,分为教工和学生两个组别,20195月成功举行第十四届校运动会。


学校每年都组织学生参加上海市的各项阳光体育赛事,每年组织学生参加市级体育比赛的人次占到学校总人数的6%左右。在2018年度,参加上海市大学生武术联赛获得了武术拳操比赛高职组一等奖,功夫扇比赛高职组一等奖;参加上海市大学生田径“联盟杯”赛获得男子甲组100米、200米、400米、4×100米接力、4×400米接力共5项第一名,男子甲组团体总分第二名;参加上海城市业余联赛上海市高校健身操公开赛花球规定项目一等奖;参加上海市第十六届运动会高校组田径比赛获得男子甲组100米和4×100米接力2个项第一名,男子甲组100米、女子甲组4×100米接力和4×400米接力3个项目第二名;参加上海市阳光体育大联赛团体健身操比赛,高职组自编动作和高职组规定动作均获得一等奖;参加20182019年全国啦啦操联赛(上海闵行站)获得金牌和银牌各一项。在2019年度,参加上海市大学生武术联赛获得了武术拳操比赛高职组一等奖,功夫扇比赛高职组三等奖;参加上海市大学生田径“联盟杯”赛获得男子甲组100米、200米和女子甲组跳远共3项第一名,获得男子甲组100米、4×100米接力、跳远和女子甲组4×100米接力共4项第二名;参加上海市学生阳光体育大联赛团体健身操比赛,规定动作一等奖;参加上海市学生阳光体育大联赛篮球三对三比赛,获得高职B组一等奖;参加上海市大学生篮球联赛,获得女子高职组冠军和男子高职组亚军;参加2019-2020年全国啦啦操联赛(上海闵行站),获得花球示范套路、爵士示范套路和街舞自选动作共3项第一名。




三、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

根据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颁发的教体艺[2002]12号文件规定及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精神,要求全国在校学生每学年进行一次体质健康测试。为充分反映和体现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制定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我校一直以来都认真实施《标准》的相关要求,将最终测试的分数进行成绩等级评定:86分以上为优秀,76—85分为良好,60—75分为及格,59分以下为不及格。每年评定一次成绩,并记入《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登记卡片》。学生达到《标准》良好等级及以上者,方可评为三好学生、获奖学金;达到优秀成绩者,方可获奖学分。每学年均全面进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将测试结果放入学生档案或上报市教委及教育部。学生健康体质测试合格率、优良率达到本市平均水平。

四、教职工体育活动开展情况

学校认真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文件精神,学校领导重视教职工的身心健康发展。在校工会的带领下,学校成立了教职工3个体育社团(篮球社、羽毛球社和乒乓球社),定于每周五下午为教工体育社团活动时间,并积极参与上海市教育工会组织的各类体育比赛,如:2018年组织教工参加上海市教育工会“大怪路子”比赛,取得第五名的好成绩;2019年校内组织教工羽毛球团体赛;2020年组织教职工参加上海教工篮球三对三比赛。

五、体育场馆建设与管理

我们学校的体育设施较为完善,在其它民办高校中算是比较好的。目前学院拥有一个标准的400米田径场,一个塑胶足球场,7个室外篮球场,单杠、双杠、肋木、云梯等健身器材都安装到位,还有一个多功能的体育馆,该馆建筑面积为3604平方米,内设有形体房、乒乓球房、健身房、室内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办公室和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中心。全校体育场馆建设有31016平方米,以在校生人数为5000人来计算的话,人均使用面积约为6.2平方米,符合国家的要求。以上的体育场馆设施全天为学生免费开放,配有专人管理,因此场馆的使用率非常高。管理制度规范,每个学期开学前都要做一次全面的常规检查,发现损坏的器材设备都及时维修或更换,在使用过程中,有损坏的器材设备也及时报修,确保所有的场地器材设备能正常使用。


、加强卫生机构建设,健全卫生预防体系

我校保健站在总务处的领导下,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全心全意为师生员工服务,发扬救死扶伤,实行人道主义精神 

120209月,医务室组织了在校学生416名同学献血活动,圆满完成献血任务。10月组织25862020级新生入学体检工作,预防针接种1100人,水痘接种13人。方舱入住42人,共计165天。疫情期间通过网络宣传新型冠状病毒和传染病的健康知识;开展应急预案疫情防控演练,做好突发性传染病的应急处置, 制定完善防疫预案:发热门诊转诊制度、校内医学隔离观察制度、发热人员应急预案等。指导培训后勤人员穿防护服、消毒液浓度配比;防疫必需品物资储备、管理、发放,同时做好高校平台系统每日发热数据信息上报工作,核酸检测人员待检测信息统计、预约、检测结果上报。保健站联合吴泾社区服务中心医务人员为我校护理学院252名学生集中进行核酸检测及抗体采样工作。自主招生、护理、机电学院返校复学医疗保障、专升本学生返校、应征入伍隔离学生体温监测;教职工返校返岗集中隔离观察、校内集中隔离观察点的学生医学观察以及在校师生。  

2、做好健康知识的宣教工作,保健站利用黑板报、阅报拦、专刊、广播、多媒体等宣传工具,进行健康知识的宣传,发放“防艾”、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治处方2380份,对肠道、呼吸道、艾滋病等传染病的防治知识,青年生理卫生知识做了专门的宣传。  

3、我校于201612月起实行药品零加价,以进价的10%收取医药费,切实减轻了在册学生经济负担。在保健站全体同志的努力下 ,克服了人员紧张,工作量日益增加的实际困难 ,为全院师生员工的医疗保健服务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在保健站正规化、规范化的建设中还有许多工作需要我们去做。我们决心勤奋工作、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和完善我们的服务、在总务处的领导下,团结一致,共同努力,为东海学院的建设和发展贡献力量。 

4、我校实行无烟校园建设,学校发文并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文明办牵头,联合学工、宿管、团委、各学院等一起开展每日巡查和突击检查,成效显著,控烟工作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