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落实“三大主体责任”情况述职报告
2019年度落实“三大主体责任”情况述职报告
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将把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引向深入,实施高校思政工作质量提升工作,认真落实上海市党委关于构建“三圈三全十育人”育人体系要求,打造具有东海特色的育人体系,围绕“十大育人”体系,东海学院将充分挖掘和统筹自身的育人资源和力量,分工合作,协同育人,实施“十大育人”质量提升工作,着重发现和改进思政工作中的短板和薄弱环节,引领“三全育人”工作的改革创新。具体内容如下:
一、加强课程育人,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创新建立健全的思政课程体系,完善“三全育人”长效协作工作机制,全面统筹办学治校各领域、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人才培养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力量,形成多个相关部门有力支撑,建立快速、有效的部门联动机制,积极探索三全育人的长效协作机制,全面梳理各部门,形成合力。高校思政理论课是大学生接受思想教育的主要渠道,根本任务就是实现教学体系和学生知识体系的相互转化,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实现在学生学习和生活中入耳、入脑、入心。
二、加强科研育人。加强教师学术诚信建设,推广师生学术规范与学术道德规范,加强导师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完善导师立德树人责任,构建“平台建设+制度设计+体系建设”的工作模式,引导科研育人改革;学校注重问题导向,坚持价值指引,综合实践教学,加强法制教育和人文素养。
三、加强实践育人。推动实施民办高校思想教育实践学分制度,加强新时代思政课实践教学创新,深化实践教学课程化、体系化、信息化建设,打造理论讲授、参观体验、现场教学、动手实践、志愿服务为一体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创新课。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激发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自觉性、积极性,促进“第二课堂成绩单”成为学校人才培养评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社会单位选人用人的重要依据。“第二课堂成绩单”是共青团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顺应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潮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找准定位、彰显价值的直接表现,发挥基础性、源头性、战略性作用的重要环节,是促进高校共青团优化工作理念,提升工作专业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的必要举措。为进一步引导青年学生到革命圣地接受红色精神教育,探究红色精神,我校开展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开启红色追梦之旅的社会实践活动。
四、加强文化育人。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广泛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宣讲及活动。大力弘扬和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引导青少年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指导要求,促进学生的发展,我校不放过任何教育契机,根据课题研究的内容特点,将适合学生的文化渗透在教育教学中,我校开展“中华传统美德东海行”系列活动。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步弘扬劳动精神,提升综合素质。
五、加强网络育人。统筹全校网络育人工作。增强学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构建网格化育人格局。将学生的思政教育融入第三课堂,利用网络、新媒体构建新型育人平台。“行走的课堂”是我校推进第三课堂建设的特点,为此,我校暑期特举办井冈山社会实践课堂,井冈山文化内容丰富,通过师生们的实践体验,将多样化的红色文化渗透到课堂中,逐步增强学生的道德规范意识和道德情操,培养师生艰苦创业奋力拼搏的精神和历史责任感。
六、加强心理育人。加大支持力度,建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充分发挥其在心理育人方面的统筹作用,完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预案,通过多种途径锻炼学生的意志,营造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校园文化环境,针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认清心理教育是社会的系统工程,要求社会与学校紧密结合,共同努力,使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在大学生的成长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七、加强管理育人。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构建现代大学制度体系为保障,建立健全学校基本管理制度,不断推进教育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深入学习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实施体系,充分发挥管理育人工作的基础性、保障性作用。向着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高度迈进。
八、加强服务育人。明确育人职能,持续开展“节粮节水节电”、“节能宣传周”等主题教育活动,推动高校节约型校园建设。大力建设绿色校园,提高后勤保障水平和服务育人能力,深知为教育教学提供优质服务的重要性,在坚持以人为本原则的基础上,树立“服务育人”管理理念是加强学校后勤工作的又一创新举措。
九、加强资助育人。不断提升学校资助育人工作质量,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全国教育精神,将资助与教育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着力凝聚资源育人合力,不断强化资助育人成效,力争使每一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够享有平等发展的机会,努力开创资助育人工作新局面。
十、加强组织育人。把组织建设与教育引领结合起来,强化高校各类组织的育人职责,培训建设一批文明社团、文明班级、文明宿舍。组织育人使“十全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三全育人”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法。四位一体做好组织育人,对于构建高校一体化育人。发扬“工匠精神”,展现敬业专注、持续创新的工作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