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疫情 勇敢出击——东海学生用行动构筑爱心长城
疫病无情,人间有爱,在防控疫情的战争中,东海学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当代大学生应有的使命与担当,与队员一起构筑起一道道防控疫情的爱心长城。
经管学院学生赵越晨为家乡疫情防控提供志愿服务
2月2日,为了积极响应内蒙古自治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的号召,参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我校经管学院学生会副主席、报关173班学生赵越晨以身作则,加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防疫志愿者队伍。在参与完成当地疾控中心举办的基本防护措施培训后,赵越晨开启了他的志愿者服务之旅。
作为队伍中最年轻的志愿者,每一项工作都考验着他,但他迎难而上,用心投入,定时定点完成楼道消毒,并在小区门口值守,进行入户排查和流动人口登记。他不怕苦不喊累,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青年大学生志愿者的时代风采。“面对疫情,共同抗击,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应有的使命和担当,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守护好我们共同美好的家园,我们青年人也不例外。”他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说。
传媒学院学生张婧雯在嘉定花桥高速路口开展服务工作
“您好,请停车接受体温测量,谢谢配合!”这是东海传媒学院 2017级影视动画专业学生张婧雯在上海高速公路花桥入口处开展防疫行动时,在刺骨寒风中喊得最多的一句话。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张靖雯通过普陀区红十字会青年志愿者社会招募的方式投身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参与嘉定花桥高速路匝道口的车流引导、秩序维护、体温测量等工作。因为6点开始上班,她凌晨4点就从家里出发了。2月3日是春节返程高峰期,车辆明显增多,道口特别繁忙。为了节省时间,她主动放弃休息时间,不吃不喝不离岗地在高速公路入沪道口处连续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6 个多小时。
“尽管出门有风险,但总要有人挺身而出,我就是想为大家出点力,年轻人需要有责任与担当。”张婧雯说。
护理学院学生陈心如在浙江永嘉提供爱心服务
护理学院182班学生陈心如从大年初一开始在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岩坦镇潘坑乡陈庄村驻守,禁止外来车辆进入本地区。从1月25日到2月2日,她每天上班,从早上8点到晚上18点不间断工作。2月3日起,才开始24小时三班轮休制。
艺术学院学生胡建军志愿守护家乡平安
2月4日,艺术学院团委副书记,环艺183班学生胡建军积极响应安徽省疫情防控指挥部的号召,参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并加入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溪头镇防疫志愿者的队伍,参与防治疫情工作,主要工作是劝返往来人员,及加强对必要流动人员的消毒工作。
作为一名志愿者,胡建军的工作是对流动人员的全面消毒,他认真学习相关岗位知识,并细心做好工作。“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同时也是接受了国家资助的大学生,在当下疫情形势严峻的关键时期,我虽不能赶赴一线治病救人,但希望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略尽绵薄之力,帮助家乡人民渡过难关。” 胡建军说。
机电学院学生李梦岩在新疆参与志愿防疫
2月4日,机电学院机器人181班学生李梦岩在新疆伊宁市昭苏县75团号召下,主动报名参加疫情防控志愿者活动,负责指挥部对在团人员的健康状况调查,返疆人员登记隔离,走访民户并推广卫生防护知识等。
“防控疫情人人有责,当我看到医生、军人、社区工作者等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冲在一线防控排查疫情时,我迫切地想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为这场疫情攻坚尽自己的一份力量。虽然我的工作都是一些琐碎的联防工作,但我觉得很有意义。”李梦岩说。
疫情面前,李梦岩通过实际行动诠释着当代大学生担当有为的精神,在疫情面前,让青春绽放出璀璨的光芒。
经管学院学生徐震积极参与志愿防疫工作
在防控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严峻形势下,东海学院师生挺身而出,迎难而上,坚定信心,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狙击战。
经管学院会计172班学生徐震是一名共产党员,也是一名退伍士兵,他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2月4日,他积极报名成为闵行区的一名防疫志愿者。在等待通知的时间里,徐震主动联系上海市闵行区紫竹半岛小区加入到志愿服务队伍中,负责引导小区居民有序排队,预约登记领口罩。
“这个小区就是之前上了微博热搜的‘上海人排队排出北欧风’的那个小区,我负责引导小区居民有序间隔排队领口罩,每人之间间隔2米,自觉保持安全距离。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在国家有需要的时候,我就应该主动承担起责任。” 徐震在接受梨视频采访时说。
徐震还主动承担居住地党组织分配的工作,立足实际,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