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

天南海北东海人 勠力同心齐征战

资讯来源:党政办    发布时间:2020-02-05

民族团结 勠力同心——护理学院2014届毕业生热孜宛姑丽 巴柯出征武汉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24日上午9点,新疆喀什第二人民医院紧急动员,与喀什地区三家医院共30名专科护士组成抗击疫情阻击队,热孜宛姑丽 巴柯是喀什二院10名护士中最年轻的队员。在动员大会前,她毫不犹豫的报了名,在动员大会后1小时,逆行的天使没来得及与家人话别,就带上医院为队员准备好的行装,坚定地踏上赶往机场的大巴,与其他29名同事于241225分登机飞往远在4880公里外的武汉。

起飞前,丈夫带着刚满4岁的儿子匆忙赶往机场为她加油,让她安心参战。

热孜宛姑丽 巴柯毕业于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2011级护理专业,20146月毕业后在新疆喀什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工作。“虽然我是维吾尔族护士,但我汉语很好,能够与武汉患者顺畅地沟通,就像歌词中唱的那样‘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我们今天就要为帮助家人脱离病痛而出发!”热孜宛姑丽 巴柯在微信语音中向我们表达了决心。

护理学院2015届毕业生韦瑶瑶赶赴武汉抗疫前线

24日下午,即将奔赴武汉抗疫前线的韦瑶瑶在微信里向妈妈话别,她是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2015届毕业生。20156月毕业后,韦瑶瑶选择回海南建设家乡的卫生事业,现在就业于海南省琼海市人民医院急诊科。

在驰援武汉,抗击病毒疫情2周以来,全国护理工作者时刻准备着“召必回,回必战,战必胜”。作为一名东海人,她不忘使命,毅然拿起行李,信心满满地加入到逆行者的行列。此时选择逆行,她的行为牵动着家人朋友的心,同级同学翟盼盼、杨凯莉在微信里为瑶瑶加油!

与韦瑶瑶同行的,是与她同样年轻却意志坚定的同事们,这群90后的美丽天使,眼睛里流露着善良与美好,不畏难、不恐惧,她们就是中国南丁格尔的后来者,她们的笑容让全世界相信中国人最终必将战胜“新冠”肺炎! 

  护理174班三名学生投身高速检查站防疫工作

2月伊始,我校护理学院174班祝晓菲、朱犇昱、徐晋三名学生自愿投身于防疫志愿者活动。

祝晓菲、徐晋于21日通过岗前培训正式进入G15浙沪检查站,朱犇昱于23日进入G40沪陕高速检查站做志愿者,他们主要负责为入沪的所有车辆人员进行体温测量,并询问车辆从哪里来沪,让车辆上的所有成员完成信息登记,并对人员进行分类统计。无论车主多么不耐烦,他们都能耐心解释并认真的完成工作。

高速公路作为重要的返沪通道,随着节后返程人数逐步增加,车流量增大,换岗休息时间也逐渐缩短,劳动强度不断增加。从一开始的一小时换一次岗,到目前隔五个小时换一次,吃饭时间成为了他们仅有的休息时间。寒风中,他们一遍又一遍重复着开场白:“您好,请配合一下开一下车窗可以吗……”在寒冷的天气中,面对工作重压,他们没有退缩,在入沪的第一道关卡上,和其他的志愿者们共同扮演好自己的“新角色”——疫情防控检测员。“因为需要,我们没有多想,就加入到志愿者的队伍中来了。”他们这样回答记者。上岗以后,徐晋因感冒被迫离开志愿者团队,对此他表示很遗憾,并希望自己能尽快好起来,能够重返工作岗位。

防控疫情人人有责。作为护理学院的学生,祝晓菲、朱犇昱、徐晋三名学生不畏艰难,坚守使命,彰显作为新时代中国青年的硬核力量。

热孜宛姑丽·巴柯机场与儿子道别.jpg

QQ图片20200205172845.png

右三为韦瑶瑶.jpg

左一为韦瑶瑶.jpg

韦瑶瑶微信.jpg

朱犇昱(第二排左五)与同事.jpg

祝晓菲(左一)与同事.png

祝晓菲(左四)与同事-修改.jpg

(通讯员 桑未心 王琴玲 彭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