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部一总支暑期组织开展“访红色文化,强四史学习”实践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校党委《关于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的实施方案》精神,进一步推动总支各党支部学好四史,院部一总支于2020年暑期在各级党务干部中组织开展了以“访红色文化,强四史学习”为主题的四史实践活动。 7-8月,一总支组织所有党员干部寻访身边的红色文化资源,分别前往上海的中共一大、二大会址、渔阳里旧址、龙华烈士陵园、宋庆龄故居、张闻天故居、淞沪抗战纪念馆、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钱学森图书馆,以及外地的正阳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腾冲烈士陵园等地,用脚丈量红色距离,用眼关注红色历史,用心体会红色传承,用脑牢记红色嘱托。通过参观学习、聆听讲解、实物感受,以及在微信群中打卡交流等多种形式“访红色文化,强四史学习”。 通过学习,党员同志们认识到要不忘过去,铭记历史。只有懂得今天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和宝贵,才能更好的立足本职工作,传承革命精神,激发爱国爱校热情,发挥教师正能量,建设东海美好家园。 部分党员打卡分享心得: 1、我们的四史学习不能只在书屋中,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须知“欲行大道,必先为史”,更应知“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面对当前的世情、国情和民族复兴,道路必然是曲折的。(施晓玮) 2、通过这次参观,我再次坚定了信念,铭记了入党的初心,深深地感受到:生于民而心系民,方能为民而起,坚持不懈,方得复兴之大业。(张晓宇) 3、一幢幢看起来普普通通的建筑,然而正是它,见证了中国自此开天辟地的历史时刻——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里的空气因为历史的负重而肃穆、凝重,这里的一砖一瓦因为伟人的指点江山而栩栩生辉。(俞云婷) 4、印象最深的就是他和夫人刘英留下的那张“二人生前商定:二人的存款,死后交给党,作为二人最后所交党费”的字条,就能更深刻地理解这位真正把共产主义当成信仰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情怀。(沈艳) 5、陈列馆的一件件实物、一幅幅照片、一张张珍贵的历史资料,展示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张闻天同志忠于信仰、忠于人民、忠于祖国的光辉一生。(孙菁) 6、宋庆龄一生地位崇高,却从未想过身后有什么特殊安排,更不愿挤进中山陵分享中山先生的光辉,而是心甘情愿同陪随她的劳动妇女同等规格地葬在同样平凡的墓穴里。真正伟大的人物都是纯朴而谦逊的。(葛徐艳) 7、她为新中国教育的发展做出的卓越成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教育工作者,更加坚定了我们爱岗敬业、甘为人梯的初心和志向。她的这种家国情怀、高尚品格和革命精神,激励着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途上砥砺前行。(白芸) 8、陵园前的我深刻的明白,除了缅怀革命烈士、追忆他们的丰功伟绩,更重要的是:我们要不忘历史,珍惜今天,向往明天,思想永远昂扬,步伐永远坚定地跟党前行!(王思美) 9、参观龙华烈士陵园让我重温了党史,深刻体会到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无数革命先烈前赴后继,英勇牺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郭世华) 10、 铭记奋斗历程,不忘共产党人的初心,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思想上积极进步,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为社会发展创造价值,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砥砺前行。(杨钱娟) 11、 此次参观,不仅仅让我接受了一次党的再教育,更让我系统的了解了我党建立、发展到成熟的革命历程。(姜迎春) 12、 我们要牢记由鲜血和生命铸就的抗日战争伟大历史,始终铭记革命烈士对国家对历史所做出的贡献,传承红色基因,以更加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全力开创工作新局面。(郝雁玲) 13、 在前往腾冲之前我把关于滇缅公路的历史纪录片看了很多遍,心之向往。了解一段历史,就要去亲身感受这段历史。(李晓静) 14、 让历史讲话,用史实发言。主题展全方位地展示了淞沪抗战的历史原貌,将“血沃淞沪”的历史真相昭示天下。(覃家宁) 15、 钱老把自己的一生无私奉献给祖国,“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正是钱老伟大的思想与艰辛但卓越的一生的缩影。(李晓红) 16、 告诉了我们这个团队是怎样创建的,我们的起点在哪里?我们从一个只有50多人的小党怎样一路筚路蓝缕艰苦奋斗走到今天的?通过讲述党初建时期一个个共产党人的故事,带着我们一起找寻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陈飞) (通讯员 施晓玮)